html模版方寸間的切磋琢磨 OPPO R11外觀賞析
為什麼忽然聊到瞭這艘飛艇,因為筆者最近發現瞭一款讓筆者回憶起這個飛艇的手機:OPPO R11。


不知道小夥伴們小時候玩紅色警戒最喜歡的兵種是什麼?如果你問我這個問題,答案是基洛夫空艇。為此,我還特意在網上試圖找到真實的基洛夫空艇一探究竟。遺憾的是,這個空艇僅存於遊戲中,現實中並沒有名為基洛夫的蘇聯空艇存在。不過還好,我找到瞭它的原型設計 齊柏林公司的興登堡號飛艇,一個由迷人曲線構成的美妙設計。

齊柏林公司台灣申請商標飛艇設計圖

為什麼忽然聊到瞭這艘飛艇,因為筆者最近發現瞭一款讓筆者回憶起這個飛艇的手機:OPPOR11。在諜照曝光,甚至手機發佈之後,我對於R11其實並沒有提起多少興趣,因為現代的手機長相實在是有些大同小異。

OPPOR11和OPPOR9兩代產品

不過,當筆者將這部手機拿到手裡的時候,我才發現我過於的想法似乎有些簡單。或許一張或者一組圖片,並不能闡釋一部手機的外形設計。它是一個立體的,有質感的東西,你不能僅僅依靠一張紙片就可以體會一個手機的線條設計。

其實在筆者眼中,OPPO一直是一傢有腔調和質感的公司,從國內第一款1080P分辨率的Find5到當時刷新極限厚度的R5。雖然OPPO很少對外發聲,但從歷代的手機設計上看,其實我們也能管中窺豹看到OPPO在設計中的演變與進化。

●直線屬於人類,曲線屬於上帝。

從R5上為瞭規避從超薄機身帶來割手感覺而特意設計的微弧中框開始,OPPO就開始考慮弧線與直線之間的博弈瞭。而從R7到R9之間,我們在手機中看到瞭更多材質與線條的拼接,光影的效果。

設計圈流行這麼一句話,如果說直線創作瞭生活,那麼曲線便是生活的詩。手機的設計中似乎更多的是平的設計。大弧度的手機雖然能給我們帶來瞭視覺上無比的輕薄感。但是當我們將手機放在手上感受之時,視覺和觸覺之間的誤差給消費者帶來的落差感反而像是更大的騙局。

大弧度手機的代表性設計

基於此,弧線的設計在最近手機的設計中並不算常見,更多的手機可能會在邊緣處以弧線過渡,可是手機本身依然是平的。

而到瞭R11這一代,我們似乎看到瞭一點不一樣的東西。OPPO的設計師打造瞭一個 似平非平 的曲面設計。它看上去是平的,然而卻不是一個直線,更不是一個硬生生的以兩個點隨意拉出的弧度,而是一個很多段連續銜接的微弧線。這條弧線的設計,讓我們看不到過去手機設計中為瞭過度而顯得刻意的 肩胛線 。

OPPOR11 似平非平申請註冊商標台中 的曲面設計

借助於這個曲面,R11規避瞭過去大弧度手機視覺與觸覺之間的欺騙感,但是弧線的舒適手感卻依然得到瞭保留,你握住的不再是生硬的直線,而是流暢舒適的弧形。

誇張的說,它不僅不是選擇在視覺上對我 坦白 ,反而更進一步,在視覺和觸覺兩部分,它都 欺騙 瞭我。因為散熱續航能力的提升,明明R11的真實厚度其實台中商標註冊查詢比R9要更厚一點。然而無論是看上去還是摸上去,R11給我的感覺反而顯得更薄一點。

●疏影橫斜水清淺,暗香浮動月黃昏

同時,R11做的不僅僅是線條的戲法,還有光與影的魔術。借助於弧線的幫助,R11在腰線上做瞭一個 恒定光影 的效果。它很薄,但是又不會過於鋒利。R11的纖薄不是銳利的,而是圓潤的,我們從視覺上看每一個面都會覺得R11是輕薄的,卻又不像過去的設計一樣給我們距離感,這或許就是設計帶來的奇妙之處。

憑借弧線設計營造的光影效果

其實設計中的欺騙很常見,從已經用爛瞭的ID無邊框設計到TapticEngine的震動反饋,其實都算 欺騙 的設計。而光與影之間的魔術,則是更高級的一種玩法,R11設計的巧妙之處就是找到光影間的邊界,當你觀察側面的時候,你不會覺得它的真的很厚,潛意識邏輯覺得它是薄的。

●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,然而設計不是

藝術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,超現實主業也好印象派也罷,不同的流派之間差異天差地別,從來都不會有一個固定的答案。然而工業設計就不一樣,工業設計很多時候不是設計師在設計,而是用戶在設計,甚至是產品自己再設計。

就像指紋識別無外乎圓形和橢圓兩種,為瞭更大的識別面積,其他的任何形狀都顯得不那麼合適。就像相機,它的位置在哪,是否凸起,這些其實都與機身的弧度和內部的構造息息相關。我們能看的隻是相機的位置變化,其實其中還有無數的博弈。

為什麼要在設計中加入這麼多曲線? 因為這麼做更好看啊! 形式主義,你看這裡的問題 可是人傢大師也有很多曲線設計,為什麼就沒問題。 人傢的功能沒問題啊。

以上,是我一個學建築的朋友和他的老師之間的對話,裡面的大師指的可能是高迪,一個極其善於使用曲線的天才建築師。在他的建築中,多運用到瞭曲線,最大程度上規避直線的使用。這是因為高迪認為大自然中沒有純粹的直線,他本人也非常喜歡從大自然中尋找建築靈感。

建築中常見的曲線應用(來自高迪)

建築中常見的曲線應用(來自高迪)

R11的曲線其實也一樣,在美的同時做到瞭 功能沒問題 。憑借曲線的藝術,它在纖薄的機身中塞入瞭3000mAh的電池和3.5mm耳機孔。還有被隱藏起來的感光元件和新的更富有設計感的雙微縫天線,這些都是功能性與美感共存的奇妙設計。

沒有一種設計方式是孤立的,就像建築中沒有一條曲線可以孤立存在一樣,方法論之間通常會相互滲透和影響。一條條的限制和設計互相交織,才誕生出瞭流暢而富有生命力的R11。

R11視覺上要比R9更精致纖薄

OPPO設計師曾經說過他認為OPPO的設計理念是 輕 和 究 。比起物理上的輕薄,或者設計上的年輕活力,我倒更願意理解為 輕 是一種姿態,讓自己保持輕松,沒有 壓力 的感覺。而 究 我則更願意理解為講究,在每一條線每一個面上都毫不松弛的切磋琢磨。所以,我欣喜於在R11上看到的設計上的突破與變化,更期待著以後產品更進一步的 輕 與 究 。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
arrow
arrow

    bpl955j1r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